当前位置:笔墨书屋>现代都市>皇孙凶猛> 第九十八章 水镜密函月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九十八章 水镜密函月(1 / 1)

第100章 水镜密函(求订阅求月票!!!) 玉山苑,很安静。 寿家在玉山苑,不过二十几人,其馀多是家丁扈从。 倒是有几个忠诚的家丁想要反抗,被冯奉世一顿喊哩喀喳的乱砍后,便老实了。 蹲在地上,双手抱头。 一个个好像鹌鹑。 寿家的二十几人颤抖如筛,面色苍白。 「怎麽只有这些人?」 刘进忍不住问道。 寿家是蓝田巨富,不可能只有这些人。 「大都在蓝田县城寿家宅,这里只有寿西长和寿东长兄弟二人家眷。」 「可知那寿西长去了何处?」 「据一个婢女说,下午来了一个姓孙的人,和寿西长在书房里争吵了片刻,两人便走了。」 「一起?」 「倒也不是,那姓孙的回了长安。」 「寿西长呢?」 「婢女说,她好像听到了一个『散』字,但由于寿西长不让她们靠近所以没有听真切。我觉得,应该就是大散关。寿西长此去大散关,估计是想保障通道。」 刘进,在屋中坐下。 这房间是寿西长的书房,很整洁。 就是书案上,略显杂乱。 而这时候,刘德和杜延年以及傅介子,也走了进来, 「路叔。」 「在。」 「如果我想要派人快马赶去大散关,拿下那大散关守将,可否?」 刘德一愣,旋即摇了摇头。 「难!」 「可我想抓住那寿西长。』 傅介子道:「主公若想抓寿西长不难,可与介子一块腰牌,介子便立刻出发赶去大散关,愿以三寸不烂之舌,让大散关守将配合,将那寿西长拿下,送与主公。」 「哦?」 刘进睁开了眼睛,饶有兴趣看向了傅介子。 「你打算如何做?」 「很简单,那大散关守将鲁王孙,想来非是同党。若不然,寿西长也不至于连夜赶去那边,估计是要保住大散关通路。介子以为,怕是寿西长在大散关使了钱。」 刘进露出了笑容。 「接着说。」 「鲁王孙未必知晓寿西长的真正目的,若他知晓,定会改变主意。 介子到时候会与他痛陈利害,但需要主公一个保证,事后不会追究鲁王孙的事情。 有此保证,寿西长便插翅难逃。」 「好!」 刘进大喜。 系统里说,傅介子是汉昭帝,也就是刘弗陵时期的外交家。 他能言善辩,想来说动鲁王孙并不困难。 当下,他也不再纠结,从身上取下了一块金牌,丢给了傅介子。 「介子,寿西长生要见人,死要见尸———-告诉鲁王孙,若拿下寿西长, 我当为他在陛下面前表功。」 傅介子哈哈大笑。 「主公,若如此,鲁王孙拼了命也会留下寿西长。」 傅介子走了。 刘进还给了他一枚印信,表明傅介子是代表司隶校尉行动。 毕竟,司隶校尉掌京兆七郡,有这枚印信,傅介子便可以畅通无阻。 司隶校尉的印信,在关中地区的用处,甚至大过于刘进皇太孙的名号。 搜查一下这里,看一看可有有用的物品。 刘进说着,翻了翻桌案上的杂物。 冯奉世五人也不罗嗦,便带着人在屋里翻箱倒柜的查看起来。 书案上,有一份舆图。 是关中舆图。 舆图上,有各种标注。 但最为密集的,是垂山邮亭一带。 舆图很详尽! 看得出,西汉时期的测绘技能,已经十分先进。 舆图中标注有山脉,河流,驰道,官路以及沿途的驿站。 要知道,西汉时期的驿站并不少。 大约有三千多个。 其中,仅关中地区,驿站近千。 这主要也是因为汉帝打通西域之后,为方便西域商路的畅通,专门设立的驿站。 舆图旁边,还有一个匣子。 刘进把匣子打开来,里面是一面铜镜。 「这是什麽?」 他可不会认为,这铜镜是为了照人,于是抬头问道。 正在翻看书架的杜延年扭过头来,先愣了一下,旋即脱口而出道:「水镜密函?」 「什麽水镜密函?」 「一种为避免信息走漏,而专设设计的书信方式。」 杜延年一边解释,一边走了过来。 他从刘进手里接过铜镜,把铜镜凑到桌上的龟蛇灯旁边,不断变换铜镜的方向。 很快,灯光照在镜面后,通过镜面的折射,在桌上出现了各种数字和图案。 「这水镜密函的原理,由西域眩术而来。 在铜镜背面设计有标记,用灯光或日光照耀镜面,折射出来各种符号, 代表着不同的意义。这需要有固定的密函,镜中折射的符号,对应密函中的文字,组合起来就是想要传达的消息。」 说完,他便放下了铜镜,开始翻看书案上的杂物。 一旁陈毋疾似乎对此颇有兴趣,便放下手中的事情,凑上前来。 「是不是这个?」 他在桌脚下,找到了一封帛书。 「给我看看。」 杜延年忙拿了过来,顺势把刘进推开。 「让一让!」 刘进倒也没生气。 不过心里,对这水镜密函又增添了几分兴趣。 这不就是最原始的密码? 他依稀记得,后世有种说法是,华夏最早的密码是反切码,始于戚继光的设计。 但他是不相信的。 你看看那帮欧美人,密码学的起源,甚至推到了希腊文明时期。 屁大的地方,用得着密码? 各种名称的密码多如牛毛。 而在当时,处于世界文明之巅峰的华夏,居然比不上欧美,在明中叶才有密码的记载? 这里面的弯弯绕,说不清·—— 水镜密函? 有意思! 刘进前世,算不得什麽民粹主义。 但对于华夏文明,却始终怀有崇高的敬意。 他曾与朋友闲聊时说过,孔子是好的,孟子是好的,荀子也是好的,可是在那之后,当人们开始醉心于权谋时,所有的罪名便归于孔孟,那是非常不科学的。 孔子有没有能力? 肯定有! 别的不说,他能让三千人做学生,能有七十二门徒。 能周游列国。 你别说在这期间他过的有多凄惨。 实现理想,哪有那麽容易? 都得吃苦! 他能在各国被接待,被尊重,足以说明他的能力。 而且,他还能让各国都怕他。 三千学生,七十二门徒,孔子真要想实现他的理想,完全有能力推翻- 一个小国。 但从头到尾,他都没有。 因为,他知道真要是那麽做了,他的理想也就破灭了。 孟子如是。 到荀子— 儒学甚至遭遇了打压。 所以,刘进从来不怀疑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力。 后世欧美学院,专门弄了个密码学的分支,感觉更多是一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自圆其说罢了。 他们把真的假的东西都丢进了教科书里,然后便成为了密码学的创造者可事实上,华夏在上古时期便有了河图洛书。 到春秋有周易大成。 而战国七雄的秦国,更发明了天书地图。 中国人才是密码学的祖宗! 只是这水镜密函的原理,刘进不太懂, 只能是灰溜溜走出房间,一个人站在门口生气。 很快,刘德等人便有了发现。 他们在书架底层的一堆帐册里,发现了一些书信。 其中,便有长陵邑外,袭击刘进的信息。 信的大概内容是:澎侯入京后,势必会对太子产生冲突。要激化这种冲突,最好让太子发动反击-—--史皇孙与太子虽然是父子,但并不和睦。若史皇孙被杀,太子一定会有所行动。因为他如果没有行动的话,那麽太子的威严,会彻底丧失。 刘进嘴角,微微抽搐了一下。 说的也不算错! 但他错估了当时石德那些人对太子的影响力。 别说刘进死了,就算是史良娣他们都死了,石德那些人也会劝说太子, 忍让克制。 而太子,大概率会听从! 估计这封信的主人没有想到,反击的人会是刘进。 而且反击力度之大,竟把江充等人打的没了声息—— 书信没有落款。 所以无法确定身份。 但基本上能确定,这是刘旦的意思。 刘进忍不住笑了—··· 「破解出来了!」 就在这时,杜延年欢呼起来。 「是贰师将军的行程及路线。」 刘进,眸光一闪。 「所以,贰师将军身边,也有细作?」 「大概率!」 「你怎麽看出来的?」 「很简单,只要找到密函,在对铜镜秘符有所了解———」 杜延年立刻巴拉巴拉的开始讲解起来。 刘进听得一头雾水。 但他发现,陈毋疾似乎很感兴趣,那双眼晴里,闪烁着一样的光彩, 「有兴趣?」 陈毋疾抬起头,看着刘进咧嘴一笑,而后点了点头。 「那就多请教一下幼公。」 『我也算不得擅长,只不过有些了解而已。真想要学会水镜密函的玄妙,我倒是可以推荐一个人。」 「谁?」 「太史迁。」 「他懂水镜密函?」 「当初,就是他破解的透光镜眩术。」 刘进不禁有些吃惊。 司马迁着史,这没有问题, 他懂天文和历法,也没有问题。 太史令,就是干这个的嘛—— 但是,他还精通密码学? 不过又一想,在他眼里密码学是一种奇妙的存在。 但是在老祖宗的眼里,却未必如此。 大概率,司马迁也就是把这水镜密函当成一个玩意罢了。 但这也说明了一件事。 在古代,能够被称之为大家的人,大都是通才,而非单一的学者。 他们只会在他们认为重要的事情上留下文字。 而对于那些在他们看来,属于玩意儿一样的事情,绝不会留有记录,会让人以为,他们是玩物丧志。 不像希腊某位大科学家大哲学家,能够留下几十万,甚至几百万字的文字记录,还是从阿拉伯人的文献里发现····. 嗯,听上去就很扯淡! 「把所有物品保管好,任何人不得碰触。」 刘进对众人下令道:「路叔,你立刻返回长安,不管你用什麽办法,务必要把这个消息传递宫中。」 「喏!」 刘德也知道,这件事非同小可。 此时,已经快丑时了! 田庄里的鱼鹰哨声渐渐消失,只时不时的,会有几声响起。 战斗,已经结束了! 刘进有些倦了。 赵安国韩增等人前来,各自汇报战果。 那五百无面人,被全歼。 不过,那些人确实凶悍。 哪怕是败局一定,竟仍不放弃,一个个悍不畏死的搏杀。 虎骑在一开始,的确是势如破竹。 但是在后期,有点松懈了。 不少士卒甚至心软了,结果被对方临死反扑,造成了三十多人战死,五十馀人受伤。 「为何心慈手软?我有没有说过,不留活口?」 刘进顿时一阵心疼。 虎骑,不过四百人。 结果一战,几乎折损了四分之一。 刘进气得也不困了,抓起鞭子,走到赵安国身前,劈头盖脸一顿抽打。 赵安国心里有愧,更不敢躲闪。 「若其他人,我都能原。可你-—----赵安国!你与我曾经和那些无面人交过手,可还记得当日在长陵邑外,那些人是多麽的凶悍?若非孙郎路过,你我便死在当日。 你为何如此大意? 你要为那八十七人的死伤负责。」 赵安国双膝跪地,道:「奉先该死,请主公责罚。」 那脸上的伤痕格外明显。 是被刘进用鞭子抽打造成, 杜延年等人连忙上前劝阻,总算是让刘进消了怒气。 除了虎骑,其他五部也有死伤。 不过,他们面对的敌人,远不似无面人那般的凶残。 虽有伤亡,却不甚严重。 毕竟一群乌合之众,又怎可能是经历过三十五日大操演的六郡良家子对手? 五部兵马合计死伤六十馀人。 其中死十二人,重伤八人,余者皆为轻伤。 至于冯奉世率领的三百亲随,没有死伤。 并非他们就比其他部曲强,而是那些游侠儿根本没有反抗之意。 持别是寿东长在第一时间被斩杀之后,游侠儿纷纷投降。 而玉山苑内的反抗,更弱。 冯奉世只杀了十几人,其他人就全都老实了。 如此一算,也只有虎骑的伤亡最重! 如果真的是两军搏杀的伤亡,刘进可能还不会如此生气。 这一次,纯粹是赵安国的大意,竟然是因为最后阶段的松懈-—----这让刘进很失望。 毕竟,你赵安国是上过战场的。 浚稽山之战,血流成河。 你忘记了? 也许,是他在跟随刘进之后,日子过的太舒服。 这,更让刘进恼怒。 「赵安国罚饷一年,虎骑此次返回营地之后,除伤者养伤,余者全部大操演十日。」 「阿?」 赵安国闻听,顿时苦了脸。 他不怕刘进抽打他。 罚饷也不担心,了不起找老樊蹭吃蹭喝。 可是,十日大操演。 等同于过不得正旦。 而且是只有虎骑大操演。 其他各部休整。 他们可以休息,可以打鞠戏。 而虎骑,只能苦兮兮的训练———· 估摸着,魔下虎骑怕是要抱怨连连吧。 他苦着脸,看向了众人。 目光从众人身上扫过,最后落在了一旁孙氏女的身上。 眉,嘴——.—·· 孙氏女噗就笑出声来。 你见过吕布卖萌吗? 此刻的赵安国,便是如此。 不过,她也知道赵安国的意思。 说起来,赵安国人挺好的。之前和他商量共用装备时,赵安国也没有考虑便同意了。 「平舆候。」 「嗯? ! 『我知平舆候伤感儿郎伤亡,恼怒赵司马大意。 此罪无可恕!」 ,我找你求情,你怎麽火上加油啊! 赵安国顿时瞪大了眼睛,看着孙氏女。 但孙氏女,却没有理踩。 「正旦将至,大家便是操演,也难有之前的效果,毕竟心思乱了。若强行大操演,则事倍功半,我以为不好。」 「那你说该怎麽处罚?」 『君侯可处罚赵司马,比如让他负责虎骑内务。 对虎骑的惩罚,我以为还是在十五过后再执行。而且,十日远远不够, 二十日方可。 这样一来,儿郎们没了抵触之心,也知道君侯是为他们着想加之对赵司马之前的处罚,也会让他们心服口服。同时,也藉此机会补充兵源。」 刘进闻听,沉默不语。 半响,他看向了赵安国。 「赵安国,你可服气?」 「末将甘愿受罚!」 赵安国狠狠瞪了孙氏女一眼,却低下头,大声说道。 刘进还想再骂他两句。 却在这时,外面有小校传报:「内谒者令郭,奉旨率部前来,请平舆候接旨。」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