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笔墨书屋>现代都市>皇孙凶猛> 第五十八章 后仓(求追读追读追读)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五十八章 后仓(求追读追读追读)(1 / 1)

周二了,再求一次追读吧。 最近状况频发,状态也有点差。 说实话,自己都感觉不太满意。 会尽快调整过来,也恳请大家能够支持! ***** “谁做的?” 未央宫仓池畔,汉帝向池水中撒了一把饵食,引来无数锦鲤争抢。 卫子夫则坐在他身旁,兴致勃勃看着锦鲤争食的景象,不时发出两声轻笑。 郭穰微微躬身,轻声道:“澎侯说,此乃太子所为。” “何以见得?” “澎侯没说原因。” “那江充呢?” “江充倒是没说什么,不过臣听说,绣衣直指得了命令,彻查长安城中身高在六尺八寸到七尺二寸之间,精于短剑击刺之人。臣听说,江充当日也非常愤怒。” “他没有指认太子吗?” “没有。” 汉帝扭头,看向了卫子夫。 “仁安没说什么吗?” 卫子夫摇了摇头,道:“他倒是来宫里拜见了臣妾,说他并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。” “哈,整日里躲在博望苑里,和那些贤良文学清谈,他又能知道什么。” 汉帝说罢,轻轻叹了口气。 内心里,他更希望太子承认此事。 “不过此人倒是张狂,杀了红狮也就罢了,还把马头放在刘屈氂的身上,太猖狂了。” “是啊,确实猖狂。” 卫子夫美目微合,看着汉帝。 “陛下,好像知道些什么?” 汉帝没有回答,只摆了摆手,示意郭穰退下。 郭穰忙招呼周围的宫女和内侍离开,让出了一个供汉帝和卫子夫交谈的空间。 “其实也没什么,不过是进的报复而已。” “陛下是说……” “你道进被刺杀,手下除了赵安国之外死伤殆尽,他能咽下这口气?刘屈氂和江充,也是受了无妄之灾。谁让他二人的嫌疑最大!看着吧,明日朝会一定会非常热闹。” “那仁安……” “仁安不会有事。” 汉帝斩钉截铁说道。 “现在就看,是哪个会忍不住,先跳出来!” 卫子夫美眸连闪,隐隐约约,猜到了汉帝些许心思。 她不无担心道:“那进岂不是会有危险?” “所以啊,这小子早早便去了奉明。” 汉帝说到这里,哑然失笑道:“说起来,朕这个祖父,还真有点小看了他。不声不响的,手下竟然招揽了两个如此了得的人物。我也想知道,那两人究竟是谁。” “两人?” “你道那刺客有分身术不成?能同时在澎侯府和江府之中发动攻击?” “陛下这么一说,臣妾还真是疏忽了!” 说到这里,卫子夫突然蹙眉道:“进从无掌兵的经历,冒然让他组建新军,是不是草率了?” “一开始朕只是想让他有自保之力,免得再遇到长陵县外的那种事情时,无力抵抗。可他居然把赵破奴给拉了过去……朕还以为,他会把赵破奴推荐给仁安,却不曾想他要自己用。他能把赵破奴拉过去,说明他可不仅仅是自保那么简单。” 说完,汉帝嘿嘿笑了。 “我也想看看,进能做到那种程度。” 他的心情很愉悦。 但卫子夫却生出莫名的忧虑。 汉帝是想要进做他的刀子! 就如同当年,卫青和霍去病那样的刀子。 只是…… 希望刘进不会遭遇当年卫霍二人那样的命运吧。 应该不会! 毕竟,刘进的出身摆在那里。 …… 刘屈氂的遭遇,引发了长安骚动。 不管是谁动手,可这么激烈的手段,也确实让人害怕。 这也让刘屈氂的威望,遭遇了不小的打击。 原本他挟宗室身份进入长安,眼看着就有接掌右丞相之职。 现在遇到这种事情,也让他颜面无存。 相比之下,江充受到的影响要小了很多。 一来,绣衣御史并不受人待见。 这二一来嘛,江充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,更没有似刘屈氂那样,在朝会上发动弹劾,以至于满朝文武皆知。除了少部分人之外,江充的遭遇几乎被掩盖了去。 但不管是江充还是刘屈氂,都不可能吃这种哑巴亏。 明里暗里,长安城里的风声突然变紧了。 直指绣衣纷纷出动,穿梭于大街小巷,市井里闾之中。 短短几日,就抓捕了不少人。 特别是市井中的游侠儿,更是被关照的重点。 以至于许多游侠儿都逃出了长安城,一时间居然令长安城内的治安,好转许多。 九月十六日,汉帝终于下旨,拜刘屈氂为右丞相。 总算是让原本紧张的气氛,得到了些许缓和…… 与此同时,刘进则骑着马和赵破奴一起走遍了奉明。 他们在奉明县城东面,长门、灞桥和枳道之间找到了一处适合驻扎军营,练兵的场地。 询问了一下,这里居然是史家所有。 于是刘进立刻命人返回长安,与史家商议。 老太君很爽快,大手一挥,以十镒金的价格,把那块地直接卖给了刘进。 同时,还派了史玄前来和刘进商议。 “君侯,你这次可算是大出风头了!” 见到刘进,史玄便咋呼着上前。 在外奔波数日,刘进看上去成熟了很多。 颌下长出了短须,显得有些凌乱。 身上的衣袍也是沾满了灰尘。 “什么大出风头?” “你的那篇酒赋,还有白马篇啊!” 史玄笑呵呵说道:“如今长安城里竞相传诵,就连祖母在读了你那篇酒赋之后,也高兴地多吃了两爵呢。” 刘进微微一笑,道:“能得老太君喜爱,我也就满足了。” 说着,他目光朝史玄身后之人看去。 “后仓师兄?” 那人忙上前,抱拳拱手一揖,“后仓见过平舆候。” “诶,师兄许久不见,怎么生分了?” “岂敢以师兄妄称,君侯抬举了……此次得君侯不吝收留,后仓已感激不尽。” “一日师兄弟,终身师兄弟,师兄能来找我,实乃我的荣幸。” 后仓露出感激之色,再次抱拳一揖。 “我这里有些简陋,咱们先入军帐说话。” 刘进一行人,在这边扎了一个小营地。 他领着史玄和后仓二人进账落座,便有一名小校过来,奉上水浆。 “咦,这不是子明吗?” 史玄见到了小校,顿时一愣。 小校微微一笑道:“三郎倒是许久不见。” “你们认识?” 刘进疑惑问道。 史玄道:“自然认得,子明也是名门之后,我们之前一起吃过酒呢。对了,你上次不是说被举荐郎官,怎地会跟随了君侯?” 小校苦笑道:“本是说好的,哪知宗家兄长要谋出身,所以便顶了我的名额……我之前被选入了宫卫。后来郭内者说要选人到君侯身边效力,便把我送了过来。” 刘进如今,空有平舆候之名,确是个光杆司令。 还是史良娣找到了卫子夫求助,从宫卫中抽调出了一屯宫卫,共五十人到刘进身边。 小校,便是屯长。 他名叫冯奉世,据说是文帝时期丞相冯唐的后人。 刘进对他并不是很了解。 但既然是祖母派来的人,想必可靠。 这些日子,冯奉世一直跟随在刘进左右。 非常机灵的人,而且读过兵书,知晓兵法。 刘进对此人,也非常喜爱。 “原来是三哥友人,倒是委屈了。” “不委屈,不委屈,能为君侯效力,奉世倍感荣幸。” “好了,也别客套了。子明便好好跟随君侯,总有出头之日,说不定还能超过你那从兄。” “借三郎吉言。” 冯奉世客套了两句,便退出军帐。 “你这里,可够简陋的。” “出门在外嘛。” “能习惯吗?” “有甚不习惯的,赵侯他们可是比我更加辛苦。我跟随着,最多算是游山玩水罢了。” 说完,刘进又看向了后仓。 “师兄怎如此狼狈?” “唉!” 后仓叹了口气,道:“当年我回家守孝,结束后返回长安,本以为可以继续在老师门下求学,不想……君侯应该知道,老师在世之时,我与夏侯胜关系就不好。老师如今不在了,夏侯胜又深得昌邑王信任,我也只能离开,不想委曲求全。” “那何不为鲁王世子效力?” “我最初找到鲁王世子时,也如此想。” 这货,是真耿直啊! 我就是那么一说,你好歹也掩饰一下嘛。 结果倒好…… “鲁王身体有恙,鲁王世子准备返回鲁国。所以,他便找了老太君帮忙。” “这样啊!” 刘进努力回忆着原身和后仓的交集。 貌似,是真没什么交集。 原身性格内敛,不擅交际。 而后仓呢,则是有些怪癖,没有什么朋友。 他口中的夏侯胜,刘进也有记忆。 是夏侯始昌的族子,性格开朗,善于交际,而且文采过人,人缘比后仓强百倍。 好像,原身和夏侯胜之间,也不是很融洽。 想到这里,刘进忍不住笑了。 记忆里,后仓确实有才学。 他怪癖,但善辩。 和夏侯胜几次交锋,胜多负少。 就连夏侯始昌也称赞后仓,说他有极智。 只是他说话有时候太过于直接,以至于不知不觉中就得罪了人。 包括刘进,也被他怼过好几次呢…… “师兄不必着急,便先留在我这里。将来若是有机会了,我自会向陛下举荐。” 刘进笑着说道:“只是我这里有些简陋,只怕怠慢了师兄。” “没有没有,能得一容身之处,仓已心满意足。” 刘进闻听,也就不再客套。 他看向了史玄。 “三哥,可愿留下来帮我?” 史玄则叹了口气,道:“你倒是风光了,做了平舆候。却苦了我……祖母让我过来,便是想我留在你身边。我是不愿意的!可祖母之命不可违,也只能如此。” “嘿嘿,你留下来,就解了我好大麻烦。” “你什么意思?” 史玄闻听,顿时紧张了。 刘进如此热情,让他有种不好的预感。 他是被迫过来,想着混日子而已。 可是看刘进满脸笑容,他立刻变得十分警惕。 “我记得你上次和我说,与陇右桥家有交情?” 刘进丝毫不在意史玄那紧张的表情,身体微微前倾,沉声道:“三哥,帮个忙呗!”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