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4章 乱起南阳(求订阅求月票!!) 「进,范昆死了!」 「哈?」 刘进露出困惑表情。 汉帝忍不住笑骂道:「你如今是皇太孙了,不要整天只盯着司隶校尉和虎豹营骑。 眼光放远些,朝堂各部官员,也许尽快熟悉才是。」 「唔!」 刘进点了点头。 但心里并不服气。 我这皇太孙,也不过才半个月而已。 「范昆是朕的绣衣左史,之前接替了王翁孺的位子。去年十一月,他奉朕的旨意前往南阳。腊月二十一突然失踪。不久前,南阳传来消息,找到了他的尸体。」 「谋杀?」 「正是。」 「南阳,发生了什麽事情?」 汉帝眸光闪烁,轻声道:「去年南阳天灾,官府赈灾不利。朕命范昆前往南阳,一来是调查赈灾的情况,二来则是收到了消息,有人暗中起事,似有不臣之心。」 刘进身子一震,瞪大了眼睛。 这半年来,他领教了朝堂上的争斗。 但造反这种事,还是第一次听闻。 汉帝,怎麽说呢。 他登基以来,接连对匈奴,对西域用兵,取得了辉煌战果。 但另一方面,连年的穷兵武,也在民间造成了极大的影响。 特别是在推行了官办经营后,对盐铁酒粮等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。 官办有官办的好,但也有很大弊病, 民间经商的主动性在降低,商品流通出现障碍。 官府不断压缩商人的生存空间,造成许多商人家破人亡。 而不愿意束手待毙的商人,要麽与官府合作,成为官府或者某些王侯公卿的白手套。 他们对待同行,比官府更加凶残。 有一部分人不愿继续经商,于是开始购买土地,实行土地兼并。 只要有土地在手里,他们就很安全。 有了土地,必然会造成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。 这些失去土地的农民,一部分变成了家奴,还有一部分就变成了流民。 流民越来越多。 当城市里无法接纳他们之后,这些人就彻底失去了生计。 于是,他们开始聚集一起,打家劫舍,四处流窜,变成了一群盗匪。 南阳的情况,大致如此。 天灾降临之后,官府赈灾不利,与当地豪强联手进行土地兼并。 范昆奉旨前往南阳,就是调查此事。 同时,他还有另外一个任务,就是平定当地匪患。 刘进想起了具忱。 具忱之前曾与他说过南阳天灾的事情。 但,没有详谈。 主要是具忱一直在奉明为官,离家多年。只是靠着书信或者口信,对南阳也是一知半解。 他说过,南阳的天灾并非只南阳一地。 汝南也有,且有大量流民逃往南阳,也给南阳造成了巨大压力。 慢着,平舆好像就在汝南。 那可是刘进的食邑所在。 之前具忧谈及此事的时候刘进没有太在意。 现在汉帝说起这件事,他立刻想起来平舆县—· 「祖父,平舆是不是也受灾了?」 汉帝忍不住笑了。 「你终于想起来你的食邑了?」 「我···.—· 「朕想要你巡视平舆。」 「阿?」 「当然,这只是一个藉口,巡视平舆是假,调查南阳是真,你敢不敢接手此事?」 「臣愿意。」 刘进顿时来了兴致。 在长安待了半年之久。 他身为皇孙,其实并不自由。 也就是在长安周围打转,想要去别的地方,得先得到皇帝的恩准。 莫说他,便是太子,也是如此。 他早就想出去溜达溜达,去见一见不同的风景。 「此事,你自己知道就好,不要往外张扬。朕也需要找一个合适的机会,才能让你离京。接下来,你该干什麽就干什麽,不必太过挂念此事——-对了,你手下是不是有个叫傅介子的人?」 「是!」 刘进连忙道:「孙儿听说赵侯前往右北平,担心他发生意外。因为此前孙儿得到了消息,燕国相与匈奴左谷蠡王壶衍有来往,害怕他们勾结,所以便让傅介子跟随赵侯。傅介子胆大心细,且有智谋。他跟着赵侯,也能为赵侯出谋划策。」 解释完,他轻声道:「祖父,莫非傅介子闯祸了?』 「闯祸倒不至于。」 汉帝脸上,流露出赞赏之色。 「不过你说他胆大心细,倒是不假。他孤身一人入平刚,于燕王府当堂斩杀王孺,威怀燕王府,使赵破奴不费一兵一卒,接掌了右北平。赵破奴派人六百里加急,为他请功。」 这,好像是傅介子能干出来的事情。 毕竟历史上,这厮可是敢在谈判桌上斩杀楼兰王的狠人。 杀一个王孺? 似乎也很正常。 不过,他胆子可真大。 居然孤身一人入城,还敢在王府杀人? 居然没有被杀? 那燕王府,好像有点怂啊! 「赵侯说,傅介子已经返程回京。 不过因为涉及你三叔的事情,此事不宜张扬。功劳,朕记下了,待合适机会自有封赏-—--」-你代朕好好安抚他。该赏赐就赏赐,切莫吝啬。倒是被你找了一个人才。」 「嘿嘿,这说明,孙儿有识人之明嘛。」 刘进嬉皮笑脸说道。 汉帝忍不住打了他一下,「尔为太孙,当有太孙之姿,莫要整日里不着调, 惹人笑话。」 「孙儿知道。」 「对了,江青翟死了。』 「啊?」 刘进没反应过来,疑惑看着汉帝。 汉帝笑了笑,道:「没事了!朕也有点乏了,便先回县城休息。」 「喏!」 送走了汉帝。 刘进回到军帐,突然打了个寒蝉。 汉帝最后一句话,带着明显的试探意味。 如果是他做的,当时很可能会暴露。 也正是因为他当时的反应,让汉帝消除了疑窦。 老银币! 处处设套。 看样子,以后和汉帝交谈,得多小心才行。 如果他今天问的不是江青翟而是朱安世-..-刘进很可能会暴露。 不过汉帝没问,说明他并没有把朱安世的失踪,和刘进联系在一起。 南阳? 刘进眉头一。 老头怎麽突然想要他去南阳呢? 调查南阳事件? 那应该是绣衣使者的任务吧。 而且,范昆是绣衣左史,他死在南阳,理应是由绣衣使者接手才对,为何要让他去? 司隶校尉的治下,可没有南阳郡。 亦或者说,汉帝要对绣衣下手了?或者说,他对江充失去了信任,打算处理江充? 有可能,很有可能! 刘进其实能猜出来,汉帝一直没有对江充动手,是想要挖出江充身后之人。 其实,刘进也可以告诉汉帝。 但刘进肯定,如果他告诉了汉帝,接下来汉帝一定会处死他。 赵夫人丶刘弗陵还有河间王·· 皇室丑闻! 这比之前李延年兄弟调戏宫女更加严重。 关乎汉帝的颜面。 如果刘进跳出来揭发,哪怕他是皇太孙,哪怕汉帝宠爱他,也不会容忍他活在世上。 那麽一个爱面子的人,会做出什麽事? 刘进,不敢保证。 不过,他怎麽去调查南阳? 刘进靠在软榻上,陷入沉思。 是虎豹营骑,还是司隶校尉? 司隶校尉不可能,虎豹营骑倒是很有可能。 从奉明到平舆,再到南阳·— 嗯,需要好好谋划一下才是。 刘进眼珠子,滴溜溜直转! 汉帝元夕观赛,惊动了长安。 第四日,前来奉明的游人,越来越多。 其中,不泛王侯公卿子弟。 涉及的城市,也有京兆四县十城,扩展到了三辅三十八城, 据统计,当日奉明游客,多达五万。 可奉明,仅仅是一座拥有不到三万人口的小县城。 奉明县丞有点崩溃了。 因为奉明县,根本不足以接纳如此巨大的客流量。 首先是治安! 之前虎豹营骑配合执法,治安还可以。 现在,虎豹营骑一方面要配合羽林军保护汉帝,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大校场的安保,明显抽调不出人手来。 街上的游侠儿,无赖子开始闹事。 只一天,县城共发生斗殴十四件,都是游侠儿挑事。 死亡,三十馀人! 县丞无奈,只能再次求到了刘进头上。 刘进也没有办法。 好在,第五个比赛日,汉帝一家回长安了。 虎豹营骑终于脱身出来,再次加入执法队伍。 当天,奉明县城大牢里人满为患。 虎豹营骑的军卒扫街,可不会像衙役那样温柔。 打架闹事? 不管对错,一律抓走。 敢反抗? 那是找死。 这帮大兵动起手来,可不讲什麽江湖道义。 一拥而上,下手凶狠。 当天,共有十九个游侠儿重伤,三个游侠儿当场毙命。 以至于第二天,也就是第六个比赛日开始的时候,奉明县的治安情况为之一清。 「什麽时候,咱们也可以似那些材官们一样执法啊。」 奉明县的差役,私下里不无羡慕的讨论。 他们上街执法,根本没人听。 可虎豹营骑一出现,所有人都老老实实。 「咱们?什麽时候咱们也能披上那些材官的皮,就能和他们一样了。」 「说的轻松,你道他们那身皮好穿吗?」 有差役忍不住说道:「我昨日和他们一起巡逻。那只是辐重营的材官,还不算是正经的虎豹营骑。我听他们说,虎豹营骑的训练十分可怕。背负五十斤奔跑十里,三天一次。跑在最后的人,没有饭吃,而且整队连坐,要跟着一起受罚。 比武,队列——— 也就是他们吃的好,否则根本撑不下去。」 「这麽严格吗?」 「你也不看看这虎豹营骑是谁的部曲?皇太孙的人,说理你都找不到地方·—」 一群差役,也是连连摇头。 没面子就没面子吧。 虎豹营骑是挺有面子的,可那是拿命拼出来的面子。 他们,可受不得那种罪! 第七日,也是最后一天比赛日。 参赛者是虎骑对阵白骆驼。 刘进发现,赵安国的虎骑挺遭人恨。 七天时间里,接连有三支队伍挑战, 不过除了第一天输给了辛武贤的猿剑士之外,之后两场比赛,不管是对韩增的猛虎队,还是摩蔑力的白骆驼队,赵安国的虎骑都取得了胜利。 原因? 很简单。 他把孙氏女拉了过来。 孙氏女原本有一个参谋傅介子,却因为被刘进派了任务,所以没有参加这次比赛。 但孙氏女本身就有谋略,精通兵法。 加之还有窦承在一旁拾遗补缺,为赵安国设计了十几套战术,并且在场边进行指导。 虎骑,本就是虎豹营骑中,战斗力最强的一部。 如今加上了孙氏女和窦承,如虎添翼。 韩增和摩蔑力相较之下,确有些势单力薄。 两队,都不服气。 认为赵安国取了巧。 不过,比赛已经结束。 再想讨回颜面,就只有等下次开赛。 七天比赛,终于结束。 奉明县也在这七天大赛中,获益颇深。 连县城里的房价,都涨了三成。 人口增加了五千多人,也使得奉明人口突破三万。 而奉明县丞,也因为这七天的竭力配合,得到了京兆尹的称赞。 韩说派人与县丞沈约私下告知:若无意外,接替具忱担任奉明县令的人,就是他了! 沈约得知消息后,兴奋无比。 「你不要得意,这次之所以提名你,也是皇太孙的大力推荐。 皇太孙认为你有应变之能,且可以全心全意为治下百姓谋利—-你知道接下来,该怎麽做了?」 「配合好太孙殿下。」 沈约灵光一闪,脱口而出道。 「还算聪明!」 那使者笑着点点头。 「你如今算是入了太孙的眼,只需配合好太孙,接下来前程似锦,切莫自误。」 「下官明白!」 沈约连连点头。 「另外,韩尹着我与你一个喜讯。朝廷有意将积道奉明合并为一县。若此议通过,则奉明将为赤县。到时候,沈县长便要改为沈县令,还请沈公你多多努力。」 沈约,眼睛顿时亮了! 奉明是下县。 按规矩,只能称之为『长』,而非『令』。 当然,私下里大家都是会称呼县令。 可在朝堂上,只有奉明县长,没有奉明县令。 而且俸禄也不一样。 县长的俸禄,三百到五百石。 具忱此前领取的就是比失败是俸禄,月俸45斛。 可若是成了县令,那就是六百石到千石。 长安县令,便是千石俸禄。 如果奉明和积道合并一起成为上县的话,千石俸禄有难度。但八百石俸禄应该不难。 再不济,就算是六百石,那也真六百石,月俸70斛。 沈约道:「请韩尹放心,下官知道该怎麽做。」 那就是伺候好刘进,伺候好虎豹营骑。 汉式鞠戏大赛,也要加以推广。 奉明一县,承办这种活动很吃力。 但如果合并了积道,便能轻松很多。 毕竟,积道人口一万八千人,再加上奉明如今三万多人,总人口已经超过了五万。 京兆四县变成京兆五县,似乎也并非幻想。 当然,所有的一切,都要建立在他能不能让皇太孙满意的程度上。 沈约觉得,他似乎已经掌握了关键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