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1章 汉式鞠戏大赛(二) 沉默许久的大校场,重又开张了。 正月十一大早,有人在路过大校场时,意外发现一直紧闭的大校场大门,竟然开启了。 数以百计的士卒,进进出出,看上去非常忙碌。 有好奇的人凑过去,往里面看了一眼,就见整个大校场的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。 一个四四方方的操场,出现在大校场中央。 操场上铺上了沙土,并画出了纵横交错的线条。 而原来的观战台,也向后推了百步之多,并搭建起了一个个木制台阶,环绕操场。 「材官,这是要做什麽?」 「两日后,这里将举行比赛。」 「什麽比赛?」 「鞠戏比赛-—--—-虎豹营骑七部兵马,各自组建了鞠队,到时候要在这里一较高下。」 「鞠戏?什麽鞠戏?是我见过的那种鞠戏吗?」 「非也非也,是我家君侯亲自设计的鞠戏,十三日开幕时,据说太子妃也会前来观战。我告诉你,到时候这周围一定会很热闹。君侯已经通知了京兆四县十城,一定会有很多人前来观战。不过这次进去观战,要买票的!估计不太好买。」 「热闹?」 那人闻听,眼睛顿时一亮。 「能比之前大比武还热闹?」 「大比武只是临时的,这鞠赛,可是长久的。」 「嘶!」那人的眼睛,更亮了。 「怎麽买票?」 「喏,看到那边正在搭建的木屋没有?在那里卖票,到时候持票才能进入大校场。 对了,要搜身的咯。」 「那是自然。」 太子妃前来观战,肯定守卫森严。 他觉得,搜身正说明了,这鞠赛不一般。 「柳军侯,别偷懒,赶快过来-——-主公有令,今天必须要把操场弄好,他明日回来查看。」 大校场辕门外,同观大声喊叫。 那柳军侯忙答应一声,一路小跑过去。 看着他们匆忙离去的背影,那过客的眼珠子,滴溜溜直转。 当日,奉明县便传出了鞠赛的消息。 很多人一开始不太相信,于是在第二天特意前去查看,就见大校场辕门外, 一队铁骑守在那里。有聪明的,立刻爬到了树上往里面观瞧,但很快就被赶走了「看到了没有?」 「看到了,看到了—————我看到皇太孙他老人家了。」 「皇太孙真来了?」 「那还能有假,前几日我看到史府中门大开,很多人进去。想来,也是为太子妃前来做准备吧。」 「应该是!」 「那岂不是说.」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,一队队人马从远处开拔过来。 他们没有进入大校场,而是以大校场为中心,沿途不停搭建茅棚。 一看,就是专业的队伍。 于是便有人过去询问。 询问之下,才知道以大校场为中心,方圆十里地,已经被人用高价购买。 他们搭建茅棚,是为了即将到来的赛做准备。 到时候,会有很多商贩租赁茅棚,在这里贩卖商品。 如果没有租赁茅棚,便无法在这里进行商业活动。 据说,主家已经搭建了不少茅棚,其中一些茅棚,在搭建起来的时候,就被人拿走。 好像是霸陵的商贩。 「凭什麽?这里可是奉明,凭什麽让霸陵人在此经商?」 「因为人家交钱了!」 那工头笑嘻嘻说道:「说句不好听的话,你们现在踩踏的土地,都是人家的土地。主家怎麽使用,是主家的心情。有人愿意给钱,主角又怎可能拒绝不要呢? 我听说,主家买这块土地,花费百金之巨呢。」 「嘶!」 倒吸凉气的声音,此起彼伏。 「敢问郎君,主家何人?」 「好像是霸陵孙氏吧,管家如今就在奉明的大通阁,你们要想租赁地方,现在过去还来得及。估计再晚几天,地方就得租完了。毕竟,一共就那麽多的位子。」 工头没有再和他们寒暄,匆匆离去。 不少人开始了盘算,有聪明人,已经偷偷往县城里跑,准备把消息传递出去·— 当晚,汉式鞠戏大赛的消息,已经传的满城风雨。 奉明人到现在,还记得去年那连续数日的大比武场面。 更有人在得知这种比赛以后会经常举行后,敏锐觉察到了商机,便开始行动起来。 正月十二,艳阳高照。 由于奉明县令失踪,所以只能由县丞临时担起了责任。 往年,具忱会早早准备元夕灯会。 可今年,已经来不及了! 正为此事感到头疼的主簿得知鞠赛的消息,顿时有了主意。 元夕灯会,就是一个举城欢庆,普天共乐的日子。 但奉明毕竟不是长安。 再怎麽准备,也比不得长安热闹。 以至于往年具忧虽费尽心思,却往往事倍功半。 原因很简单,长安又不远。 元夕灯会,长安不会夜禁,很多人会跑去长安赏灯。那边的灯会才叫一个华彩,区区一个县城的灯会,又如何能与京城相媲美?无论是人数丶商品丶灯会的方式,根本不在一个层面。 长安灯会,有风雅文人,有娇媚佳人。 有汉帝与民同乐! 具忱也知道没办法比,但身为父母官,他还是会召集县衙众人,尽心竭力的举办。 今年,具忱不在。 但皇太孙在啊! 那鞠赛.——.是什麽玩意? 不过不重要,重要的是皇太孙发起,一定会吸引来不少人。 说不定,今年的奉明,会非常热闹。 可惜,时间太短。 轮不到县城来操持。 如果具县令在的话,肯定会厚着脸皮,和皇太孙一起操办。 那,乾脆加入吧。 把这鞠赛,打造成奉明的招牌。 当晚,县城连夜出城,跑到虎豹营骑。 他肯定是见不到刘进。 没那个资格! 以刘进现在正统地位,哪怕是具忱,也不一定能见到他。 好在,县城和同观熟悉。 同观又把他引荐给了后仓,三人在军帐之中嘀嘀咕咕了一宿。 第二日,那县城兴冲冲返回奉明县城。 他发动官府的力量,开始为鞠赛造势。 什麽大汉第一鞠赛。 什麽热血碰撞·—·— 各种花哨的词句频出,整个奉明都轰动了。 所有人都知道,今年的元夕灯会,一定会比往年热闹百倍。 往年奉明灯会,了不起就是县令与民同乐。 又怎比得太子妃亲自观战的鞠赛? 「太子妃来了,那太子岂不是也会前来观战?」 「说不定,陛下也会过来。」 「不太可能吧。」 「别人不可能,但你得看这鞠赛是谁发起的-—----是皇太孙啊,你说陛下会不会来?」 「这麽一说,还真有道理!」 「陛下要来?」 中央大街甲字16号,史府后院。 史良娣正陪着史贞君说话,听到胡组的禀报之后,有些哭笑不得。 「皇太孙这不是胡闹吗?陛下怎可能过来·-别说陛下,便是太子也不会来啊。」 「这谁说得准。」 史贞君靠在软塌上,笑眯眯说道:「太子也许不会来,但陛下-—----还真不一定。」 「母亲,你就别凑热闹了。 弄恁大声势,万一那鞠赛失败,可丢死人了。』 「别人来做,可能失败。 可我那外孙儿做,一定能够成功。」 「母亲,你就这麽有信心?」 「哈哈哈,老身对我那外孙儿,信心满满。」 史贞君笑得很开怀。 他那不成器的三孙子,如今也有了前程。 虽然依旧胡闹,却是为皇太孙做事---据说前些日子,还立了功,皇后还派人亲自送了赏赐。 让老太君着实高兴了好几天呢。 「这什麽乱七八糟的词?」 上官氏拿着一份帛画,眉道:「热血碰撞,勇者游戏---还有这画,恁不要脸,为何不穿衣服?」 帛画上,几个男子赤身对视。 为首一排男子弯着腰,身后一个男子手里拿鞠,正目视前方。 「一看就知道是进弄出来的词,也只有他,才会想出这等捕捉调的东西。」 「真有如此强壮?」 「怎麽可能,这世上哪有如此强壮的人。』 帛画,画的很夸张。 一个个肌肉坟起,青筋结。 史良娣笑着把帛画丢在一边,笑道:「反正明日就是鞠赛第一天,好不好的,咱们去看个热闹。 母亲,以为如何?」 「好,甚好!」 老太太笑得合不拢嘴。 翌日,晴空万里。 距离大校场不远的博铺,再一次开张了。 首日参战的队伍,是虎骑对猿剑土,也就是赵安国部对战辛武贤部。 之所以如此安排,是因为三日前,赵安国部和辛武贤部的士卒发生了一场冲突。 刘进乾脆把他们排在了首日,也趁此机会解决恩怨。 一大早,双方人马就进驻校场。 开始了赛前的热身。 校场外,人群簇拥。 据同观粗略估算,至少超过了五千人云集在外。 商贩的叫卖声,此起彼伏。 博铺则挂出了双方的信息。 每个队员,身高多少,体重多少,什麽位置,特点如何,十分详尽。 搏法也很多。 有单独赔率,也有比分赔率,还有个人成绩赔率。 五花八门,让那些赌徒们看的眼花缭乱,一个个喜不自胜。 他们围着博铺,纷纷询问下注的方法。 你一言我一语,乱成了一锅粥。 已时,买到门牌的人,陆陆续续进场。 他们按照自己的门牌,很快找到了座位,饶有兴趣看着场地中,正在热身的士卒。 每个士卒身上,都有编号。 而且服装颜色也不一样,一目了然。 这也引起了众人的兴趣,于是在座位上七嘴八舌讨论起来,一个个兴致高涨。 近已中,校场已经坐满了人。 而这时候,刘进陪着史良娣丶上官氏和史贞君等人也进入校场,登上了高台观战。 「太子妃真来了?」 「那不是吗?皇太孙身前的女人,便是太子妃。」 有来自长安的官宦子弟,一眼认出了史良娣。 虽说史良娣平日里都在太子宫,深居简出。但对于一些官宦人家而言,也不算陌生。 确认太子妃真的来了,校场的气氛更加高涨。 连带着,正在备战的赵安国和辛武贤等人,也都兴奋起来。 刘进拿着准备好的资料,正老老实实坐在史良娣等人身后,为她们进行讲解。 本想着能愉快的看一场比赛。 结果,比解说员还累。 史良娣和上官氏叽叽喳喳,问题层出不穷。 老太君也时不时发问,问的刘进脑袋都快要炸了。 他苦着脸,耐心回答。 只是那一副倒霉蛋的模样,也让站在他们身后的娜扎和宫女们,忍不住偷偷笑了。 接近正午,比赛即将开始。 其实,刘进最初是打算下午比赛。 但考虑到这个时代的人,可没有三餐的习惯。 午时开赛,人们正好吃饱喝足。 而且这个季节,午时的气温正好。 这时,周同跑了过来,在刘进耳边低语了几句。 「他们怎麽来了?」 「谁来了?」 史良娣扭头问道。 「刘庆忌,刘德———-母婢之的,路叔我记得今日当值,怎麽也过来看热闹? 还有暴大夫和司直田仁,娜扎的乾爹太史迁-—---母亲,你们在这里稍候,我去迎一下。」 「鲁王世子来了?」 史良娣露出异之色。 史贞君道:「前几日鲁王世子登门拜访,老身随口说,过几日来要奉明,想必是来凑热闹吧。」 「凑热闹?」 史良娣和上官氏相视一眼,不由得笑了起来。 那倒是有趣了! 不一会儿,刘进带着刘庆忌等人登上了观战台。 好在这观战台面积足够大,能容纳下这麽多人。 刘庆忌看上去风尘仆仆,比起上次见面,似乎稳重了许多。 他先是与老太君和史良娣丶上官氏见礼,而后又介绍了站在他身后的中年人。 「陆城候,刘贞。」 「陆城候还没有回去?」 史良娣笑着问道。 刘贞忙道:「回太子妃,本想要回去的,可鲁王世子留我看元夕灯会,所以便没有急着走。难得回长安,也想多留几日。倒是平舆候发起这鞠赛,我等在长安都听说了———-鲁王世子便拉着我过来看热闹。」」 「那便一起看吧,刚才平舆候与我解释了好半天,我到现在也还是糊里糊涂「没关系,有平舆候在这里,有什麽不懂的,我们只管问他。』 「哈,别把我想的那麽厉害————-规则是我设定的,但各队的战术是他们自己想的,我也不一定能看的明白。」 「那好啊,一起讨论!」 时间,一点点过去。 午时已到。 为了这场比赛,刘进请来了之前找过的说书人。 把基本规则和解说方式告诉了他们,然后就由他们自行发挥。 伴随着一声铜锣敲响,比赛正式开始。 辛武贤作为四分卫,紧张的扫视对方众人,突然一声大喊,身前队伍立刻向前扑出。 他飞速后退,抬手就准备把手中的鞠掷出。 一道黑影从人群中扑了过来,碎的一声,连人带球被扑倒在地。 尘土,飞扬! 扑击辛武贤的,正是赵安国。 当赵安国扑到辛武贤的一刹那,周围观众席上,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惊呼声— 史良娣,也忍不住身体向后一样,露出震惊之色。 她在刘进解说的时候,便知道这是一种对抗性极为凶猛的运动。 却被想到如此凶猛。 赵安国,她认识。 那大体格子扑倒辛武贤的一瞬间,史良娣都替辛武贤难受。 「死了没有,死了没有!」 上官氏两眼放光,兴奋站起。 鱼鹰哨声响起,两边散开。 辛武贤毗牙咧嘴从地上爬起来,只觉全身的骨头都好像散了一样。 而对面,身着特制甲胄的赵安国,则撑起双臂,露出雄壮的肱二头肌,咧嘴一笑,露出雪白牙齿。 这家伙,就是一头暴熊! 辛武贤强忍身上的疼痛,拍着手大声叫喊,为己方鼓劲。 他忽视了赵安国那恐怖的力量。 之前见他被刘进压制,以为赵安国虚有其表。 现在看来·— 也是,主公可是在未央宫,力扛双石像的人。 他当时压制赵安国那麽费劲,这赵安国的力气·—-是他轻敌了! 辛武贤眼中,流露出了凝重之色。 比赛,继续! 观战台上,随着比赛进行,刘庆忌刘德刘贞三人,从最开始的不在意,慢慢重视起来。 一开始,他们只是想来捧个场。 可看着看着,他们来兴致了! 「有意思,有点意思!』 刘庆忌忍不住赞道:「以前长安也有鞠赛,但多以马鞠为主。似这种步鞠也有,但是没有殿下搞得这么正规,章程这麽齐全。而且软绵绵的,没有什麽意思。」 刘德也连连点头,表示赞同。 「殿下,你说我们可不可以也搞这麽一个鞠队?」 「可以啊!」 刘进说道。 他笑容可,眼中闪烁着一种别样的光彩。 「我当初搞这个鞠赛,其实是为了平衡和化解营中各部的矛盾。 本是玩闹性质,却被他们当了真----这次鞠赛,只是一个尝试,参与者也只有我军中六部,成不得气候。若是你也要搞,我最高兴。咱们还可以来一场比赛。」 「对对对,我也是这个意思。」 刘德道:「等我弄清楚规则和章程,回去之后便组建一支队伍,到时候咱们再来比试。」 「我也加入。」 刘庆忌闻听,连忙开口。 「不过,到时候可能需要殿下派人,指点一下,这玩意我到现在,还迷迷糊糊呢。』 , 刘贞张了张嘴。 他也想参与,但是他没有钱。 别看众人都称呼他陆城候。 可事实上,他那陆城候的爵位,早已经没了。 他这次来长安,是代表中山王。 失去了爵位和食邑,他现在住在郡,日子过的有些清苦。 虽然不知道组建这麽一支鞠队要花费多少,但看那些人的装备,就知道不会少了。 他一个失了爵的人,也确实没资格参与。 但也不能丢了脸面。 于是便说道:「这鞠戏,想必中山王也会有兴趣。可惜他不在长安,也难以参与。」 「中山王有兴趣的话,想要参与也不难。」 「哦?」 「让他在封地组建鞠队,而后在冀州找其他宗室,也把鞠队组建起来。让他们现在冀州比赛,胜出者,可以代表冀州来长安-----有个一年时间,我估计长安这边的鞠队会有不少。我们也比赛,胜出者,到时候就在长安,来一场决战。」 刘庆忌眸光一闪。 「那岂不是说,青州宗室也可以代表青州参赛?」 「可以啊!」 刘进笑道:「豫州也可以,徐州也可以。 有宗室之地,只要有实力的,都可以组织起来。先组织州战,而后决战长安若我大汉十三州宗室都参加,到最后那便是十三州大决战。 一来,可以拉近我等刘氏宗亲的关系。那许多宗室散落十三州,若不经常联络,岂不是冷了情分。天下乃我刘姓之天下,我刘姓者,更要团结一起才可以。」 几人,就这样讨论起来。 反倒是操场中的比赛,变得不再重要。 没了刘进的讲解,史良娣等人便感觉无趣, 好在,刚才刘进在解释的时候,古力娜扎尔等人也在听,渐渐弄清楚了其中的奥妙。 于是便站出来,为史良娣三人讲解。 再加上场内也有说书人讲解,借鉴一下也不是不可以,让史良娣和史贞君都听得津津有味。 倒是上官氏,一直在留意刘进等人, 她突然觉得,刘进搞这个鞠赛,大有深意。 到后来,她甚至顾不上听娜扎等人的解说,而是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刘进几人身上。 越听,就越是心惊。 听到后来,当她听到刘进打算把这个鞠赛推广到十三州宗室当中时,目光已经变得不太寻常。 太子,真是有眼无珠! 上官氏心中发出一声感叹。 刘进这那里是推广比赛,他分明是要把十三州宗室都招揽到身边。 何苦呢? 为了两个不肖子,偏偏要放弃如此麒麟儿。 莫说那两个不肖子,便是在多十个二十个,加在一起,怕也不是刘进的对手—. 上官氏有一种预感。 一旦刘进的设想能够完成,这十三州宗室里,至少能被他拉拢走一半。 这是一个什麽概念? 怕是陛下,都未必能拉拢如此众多的宗室。 当这许多的宗室都聚集在刘进身边时,将会形成一股怎样的力量? 他是皇太孙。 正统之名已经稳固。 再有天下宗室的支持,就算将来太子想要废刘进,只怕天下宗室也未必同意。 目光,落在了史良娣的身上。 太子妃! 上官氏突然间,释然而笑。 臣妾不是输给了你,而是输给了你的儿子。 便是当年臣妾生下一子,能否是进的对手,尚未可知。 史良娣啊史良娣! 你的运气,真让臣妾羡慕.—··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