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帝赐予刘进半枚虎符。 虎符以纯金打造而成,上面有一个虎字标识。 刘进凭此虎符,可以招揽兵马,加以训练。但如果要行动,就需要另外半枚虎符。 好在,汉帝对他的限制并不是很大。 准许他在京畿之地驰骋。 也就是说,他可以带着虎豹营骑在长安周围活动。 按照汉帝的旨意,这个周围,是指以长安为中心,方圆三百里。 这,其实已经非常宽松。 虎豹营骑只有两部兵马,满员八百。 如果按照汉代的兵制,一营的编制共有五部,合计两千人左右。 从这一点来说,刘进这个虎豹营骑并不是非常完整,属于残缺编制。 “感觉,祖父给我这个虎豹营骑,算是配给我的部曲?” “应该是。” 李姝也捉摸不透汉帝的心思。 不过,她旋即笑道:“陛下这次对殿下的恩赐,也算是安抚了太子宫。” “什么意思?” “陛下,可是确认了殿下长孙的身份。” 刘进这才恍然大悟。 可别小看这个长孙的身份。 之前刘进自称皇长孙,也只是自称而已。 如今,汉帝确定了她长孙的身份,那也就等同于确定了太子的地位。 接下来,如果太子没有变化,那么刘进下一步,很可能就会被确立为皇太孙。 这是继承权的问题。 汉帝用这种方式确认了刘进的顺位。 同时也是为了告诉其他人:太子始终是我的继承人。 “殿下,平舆在哪里?” 王翁须抱着两只小犬坐在绒毯上,疑惑问道。 是啊,平舆是哪里? 这下子,可问住了刘进。 毕竟,那关系到他八百户食邑的问题。 于是向李姝看去,似乎是在问,你知道吗? 李姝道:“平舆在汝南,此前曾有平舆候国,但后来被除国了……如今殿下接掌平舆候国,倒也是一件好事。不过未来若太子册立殿下为皇太孙,怕是还要让出爵位。” “姝姊,汝南在哪里?” “豫州。” “豫州?那豫州又在哪里?” 王翁须活脱脱十万个为什么? 李姝被问的不耐烦了,忍不住敲了一下她的脑袋。 “平日里让你读书,你却推三阻四。回去好好看看舆图,便知道豫州在哪里了。” 王翁须被敲了一下脑袋,顿时露出委屈之色,撅起了嘴巴。 “好了,我得去清理赏赐,翁须随我来吧。” “好!” 王翁须忍不住跳起来,又露出了笑容。 她抱着两只小犬,跟在李姝身后。 走到门口时,她又突然停下来,转身看着刘进问道:“殿下,以后该称呼君侯,还是称呼殿下呢?” “这个……” 刘进,又一次愣住了。 “在家称呼殿下,出门要唤君侯,翁须不要烦殿下了,快与我走。” 李姝再次为刘进做出了解答。 她拖着王翁须往外走,只听王翁须哎呦呦的唤着,一边走一边抱怨,渐去渐远。 刘进忍不住笑了。 但旋即,他脸上的笑容,又渐渐隐去。 慢慢起身,走出房门。 他举目向天空看去,却见云舒云卷,变幻莫测。 祖父,你这是要把我推到前台吗? 他隐隐猜到了汉帝的意思。 但是,对于汉帝那句‘做该做的事情’,却依旧没有头绪。 什么是该做的事情? 什么事不该做的事情? 以前,他是个无人关注的皇孙。 现在,他成为了掌控两部兵马的平舆候,皇长孙。 他的一举一动,想必会被无数目光所关注。 那么接下来,他在巫蛊之祸中的角色,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? 刘进的心里面,突然有了一丝惶恐。 这是真正的大场面! 也是他两世以来,第一次走到前台。 惶恐的同时,又掺杂着激动。 …… 叮! 【宿主册封平舆候,命运出现变化。】 【宿主走上前台,开始被更多人关注。警告,宿主身份的变化会带来一些便利,但同时也会出现更多的危险和不确定性。】 【宿主初掌兵权,请尽快组建虎豹营骑。】 【奖励1:穿越点50】 【奖励2:蔡邕所创飞白体,附蔡邕四十年书法功底。】 【奖励3:黄金三千镒。】 【奖励4:白酒蒸馏工艺。】 【奖励5:汜胜之书】 刘进的眼睛,眯缝成了一条缝。 从长陵返回长安,刘进取消了系统的即时提示。 否则动不动的乱叮,很搞人心态。 原本想着身份变化会不会有提示?却不想南哥竟然给予了如此丰厚的奖励。 穿越点和书法技艺,他并没有太放在心上。 倒是那三千镒黄金的出现,令他心情大悦。 汉帝赐予了三千镒,系统奖励了三千镒,再加上之前的五百镒黄金,刘进手中一下子就有了六千五百多镒。 之前,他还在想怎么组建虎豹营骑。 虽说只有两部兵马八百人,可那都是属于他的部曲。 估计朝廷不会给他划拨太多军饷。 要想组建一支八百人的精锐,汉帝那三千镒黄金,估摸着都得贴进去。 还未必够! 正想着该如何赚钱补贴军费,系统就奖励了三千镒。 有这六千镒黄金,前期组建估计不成问题。 至于后期的维持…… 刘进的目光,下意识就落在了白酒蒸馏工艺上。 有汉一朝,其实也有酒水蒸馏工艺。 否则那些清酒,又从何而来? 只是那些酒的度数不高,和后世的烈性酒不一样。 系统所给予的蒸馏工艺是酿造烈性酒的工艺。 刘进得了这套工艺,刚开始的时候也非常高兴。 但很快,他就想到了一个问题。 粮食! 制造烈性就所要消耗的粮食,可是一个惊人的数字。 如果是在武帝刚登基时,情况会好一些。 因为那时候方历经文景之治,国力雄厚。 一些地方的粮食吃不完,甚至堆在外面烂掉。 但是在经历了汉武帝数次对匈奴的征战后,国力不断消耗,早已不复当初的盛况。 加之这几年灾害频发。 特别是关东地区情况尤为严重。 而关中的情况虽好一些,也好不到那里去。 天汉二年,陇右大旱。 数县绝收,谷物只有三百余石收获。 若非汉帝下令开仓赈济,说不得陇右地区就会出现大规模的饥荒。 在这种情况下,想要大规模酿酒,不太现实。 除非,除非能够再现文景之治时期的国力,才有可能有充足的余粮进行酿酒。 想到这里,刘进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。 对了,汜胜之书是什么? 一开始,刘进并未留意第五个奖励。 在酿酒大业尚未开始便中道崩殂之后,他的目光便落在了汜胜之书上。 【领取汜胜之书!】 刘进后脑一麻,脑海中突然涌入了大量信息。 “殿下坐在这里发呆?” 王翁须突然跑了回来,看刘进坐在绒毯上一动不动,忙大声问道。 刘进眨了眨眼睛,目光有些浑沦的看了王翁须一眼。 “不是在清点赏赐,怎么回来了?” “姝姊嫌弃我碍手碍脚,把我赶出来了。” “哈,你怎么碍手碍脚了?” “我哪有碍手碍脚,我很勤奋的。” 刘进这时候,也清醒过来。 他大概能猜出原因。 王翁须有点小守财奴的秉性。 估摸着是在那边碍到了李姝的事情,所以把她赶走了。 可这种话,咱也不敢说啊! 以刘进对王翁须的了解,他要是敢这么说的话,小丫头立刻会嚎啕大哭,到时候遭罪的还是他。 “没关系,是姝姊无识人之明。翁须去帮我收拾一下屋子吧。” 刘进露出温和的笑容,道:“把房间打扫的干干净净,窗明几亮,姝姊定会夸奖你。” “对啊!” 王翁须立刻放下怀中的小犬,兴冲冲跑进房间。 两只细犬,围着刘进打转。 一只想要跳到刘进的身上,另一只则咬着刘进的鞋子。 汜胜之书,居然是一部农书。 作者是一个名叫汜胜之的人,好像是汉成帝时期的议郎。 所以,汉成帝又是哪个? 感觉应该不是很远…… 因为汜胜之书里所提到的耕种之法,很符合这个时代。 而且,他是以关中地区的土地状况为主,说明他书中所涉及的耕种地区,也是在关中平原。 整部书共十八篇。 开宗明义写道:神农之教,虽有石城汤池,带甲百万,而又无粟者,弗能守也。 夫谷帛实天下之命。 粮食,是一个国家的根本。 可以看出汜胜之此人,是一个极为重农务实的人。 “呀!” 屋里,传来了一声轻呼。 刘进回过神,忙起身走了过去。 却见王翁须抱着教,坐在绒毯上。 “翁须,怎么了?” “这绒毯下怎地有这么多书简?” “啊?” 刘进愣了一下,忙快步上前。 就见王翁须的身边,摆放着一堆竹简。 他眉头一蹙,弯腰拿起一卷。 正是汜胜之书。 “我前些日子看的,可能是不小心落在这里。” “有吗?” “怎么没有。”刘进把竹简挥舞了一下,道:“汜胜之书嘛,一部农书。” “可我早上收拾的时候,明明什么都没有。” “那肯定是你没用心……好了好了,怪不得姝姊说你碍手碍脚。” “我没有!” 王翁须闻听这话,立刻跳起来,活脱脱一只发怒的小猫咪。 刘进忍不住嘿嘿笑出声来……